Sabtu, 1 Oktober 2011

fcamel 雜記

fcamel 雜記


沉澱

Posted: 01 Oct 2011 08:14 PM PDT


每次回到台北的住家, 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沒有環繞著書的小房間和一個等著使用的電腦。舒服的椅子、易敲的鍵盤、快速的電腦, 都不存在。也沒有三分鐘內能到達的便利商店。在家裡有的是相反的環境, 背後幾座小山, 一條乾涸的小溪, 溼冷的空氣, 以及無法使用的喇叭、難用的鍵盤滑鼠, 還有偶而變色的螢幕。

我並不常回到台北的住家, 在那個空間裡, 沒有我為自己打造最佳化的環境, 作業速度大為打折。我偏好在自己打造的空間裡, 專心地研究、用力地玩樂。回到住家後, 就和父母閒聊, 隨意翻翻舊書, 或一起看些電視節目, 吃著父母準備的餐點, 都是我平時沒什麼做的事。

或許是遠離習慣的環境, 在家裡常會崩出清淅的想法。原本想破頭的人生路, 回到家睡個一覺, 起來後忽然有種「就是這樣」的奇妙的感覺。漸漸地認同「直覺」就是這麼一回事。曾經, 我相當排斥這種「無法重制、沒有系統」的方法。沒想到在思考許久之後, 往往卻是由直覺來決定, 再慢慢修飾找出這樣做的理由。想破頭也無法在眾多因素裡理出自己最想要、也最適合的方案, 反到是直覺就像一刀劃破糾纏的繩索一般, 直接點出方向。

能有如此的結果自然也要感謝眾多朋友提供不同的看法, 我其實不是有明確想法的人, 只是很有興趣地和許多有獨特見解的朋友閒聊, 反覆整理, 備好材料後等待臨門一腳。然後忽然有那麼一天, 一覺起來, 忽然覺得就是如此, 解了數週來的疑惑。但要問我答案究竟是什麼, 也還說不上來, 只是明白「已經沒問題了」。或許, 只是明白該做的都做了, 剩下的順著劇本走, 等待水到渠成的那天。

湖畔散記

Posted: 27 Feb 2011 03:43 AM PST

最近滿喜歡去湖邊看書, 一開始是在去清大水木的路上, 會先繞個路, 到湖邊的角落看書。再前往水木看漫畫。後來嫌那裡蚊蟲多, 去清大也比較遠, 變成去靜心湖的次數比較多。

這次連假, 昨天先去靜心湖常去的兩個位置, 坐著看了一下午的論文, 感覺還不錯。今天中午看到天氣不錯, 想說應該出外走走。可是昨天已去過靜心湖, 沒什麼勁再去一次, 轉念一想, 改去清大成功湖吧。

平時沿著成功湖往水木的路上, 總會忍不住多看湖邊幾眼, 成功湖畔有種說不出的魔力。今天舊地重遊, 到老地方坐著看書, 才發覺這裡和靜心湖的差異。成功湖感覺比較自然些, 靜心湖太人工了點。不管是景色、聲音、氣息, 靜心湖都太乾淨、太清楚, 少了一叢叢的雜草和湖邊雜亂的樹蔭; 而成功湖卻自形一體, 沒有過多的都市氣息, 也可能這和清大校園本身的氣息呼應, 坐在成功湖畔讀書更為享受。

回來的路上看到大廳內的琴沒人彈, 就進去試彈一會兒, 順便練練在人群中彈琴的膽識。其實也不會有人注意聽, 但在琴房外彈琴, 總會有那麼一些不自在。藉這機會練習一下, 習慣後就可以怡然自得地享受琴音了。這台琴已破損許久, 這回彈奏, 發現高音琴鍵已壞得無法彈出聲音, 幸好《Memory of Mother》用到的音域不多, 剛好可以無礙地彈完。

傍晚到十八尖山爬山, 走完三百多階的樓梯後, 在下山的路上有股說不出的厭惡感。或許是柏油路面過於工整, 感覺很突兀。看著來往的人群, 雖然不用擔心被野狗群包圍, 卻也覺得沒有方才至身於成功湖畔的自然感。期望安全、方便地在自然的環境散步, 似乎是矛盾的要求。清大到是很巧妙地達到一個平衡點, 沒想到離開校園多年, 才意識到這點。印象中花蓮的東海大學也充滿野生氣息, 只是有生之年大概不會再拜訪第二次, 更別提平時的生活裡, 三不五時地去那晃晃。

第一次看舞台劇 - 清明時節 (2)

Posted: 22 Jan 2011 11:54 PM PST

開場沒多立久即換景, 佈景搭得很精緻, 不過沒多久我就無暇欣賞, 因為台上的人用台語對話著。

平時老媽常說有空還是要練練台語, 我覺得沒什麼必要, 畢竟絕大多數人都會講國語, 鄉土劇又有字幕, 我也歡鮮少看鄉土劇, 結果現在我終於嘗到惡果。所幸我的台語爛歸爛, 還是能聽懂大概劇情的走向。只是有許多笑點, 特別是用到俚語的時候, 大家在笑我卻有聽沒懂, 頗為可惜。

當男主角在冰果室要求老闆換 CD 後, 我超興奮的, 剛好是最近重新拿出來回味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在這樣的場合下, 能欣賞自己喜歡的曲子融入戲中, 真是意外收獲。沒多久換成在月色下放著貝多芬的月光, 父與女對話著。聲音融入景色, 合著劇情。整體情境很夠味, 到是沒有太多驚喜, 大概是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組合吧。

不知不覺中前半場就結束了, 原本有點擔心會睡著或無聊, 看來是我多慮了。想到大一的時候, 學校有舉辦戲劇比賽, 相同的模式, 只是現在我看著職業的演出, 職業的燈光、配樂、道具、劇情、演技, 和過去的記憶搭起來應該別有一番風味。當時忙於追求技術, 少了一點餘力欣賞這些東西。只能說, 人生就是如此, 選了這個就少了那個, 讓自己每個時期都盡力過, 就沒什麼可遺憾的。

看了一會兒, 發覺一樓最後一排有點遠, 下次應該買 12 排左右, 才方便觀賞演員的表情。中場休息仍然放著夜曲, 忽然很想發噗寫寫心得, 稍微對 3G 手機動了一下心。沒手機的情況下, 只好拿紙筆簡略地記一下心得。劇情圍繞著婚姻和精神伴侶, 觀戲時不斷地想著這個議題。究境婚姻代表的是什麼? 若去除對子女的責任, 在沒有小孩的情況下, 主角最後會改變他的選擇嗎? 老師的默默支持 (不反對), 和心路歷程也有許多可思考的空間。現今沒什麼人生體驗, 較難產生共鳴。或許今天觀看到的情節, 在某一天會發酵吧。

下半場似乎比較短, 沒多久就結束了。導演出來謝場, 一個個介紹演員, 多了解了一下舞台劇參與人士的情況。會後, 聽著散場的音樂, 我坐在椅子上寫著問卷。辭窮的我, 寫著類似「第一次看舞台劇, 很開心, 之後還會來看」。聽著散場音樂實在太舒服了, 有點不想起來。這樣說來, 這應該算失敗的散場音樂, 反而是反效果啊。

離開會場繞了一下精品店, 似乎和文藝有觀, 到沒有和綠光劇團直接相關。店面小小的, 店員看起來頗有氣質, 看我很弱地遠遠地觀看, 說「店內的東西都可以拿起來看」, 結果我反而更弱地碰一下下就離開了。

離開劇場才發覺整場戲有 170 分鐘, 好險沒和 cmd 約打球, 六點多也該吃晚餐了。回家後老媽騎著機車來載我, 說你比較高, 換你騎吧。結果開始飄毛毛雨, 變成人體擋雨板。到家和老媽隨意聊著最近的事, 看老媽忙忙碌碌的丟一堆東西煮火鍋, 心裡想說吃火鍋真是麻煩, 真不明白為啥大家這麼愛吃。吃完火鍋沒事幹, 和老媽一起看《全面啟動》, 老爸在快結束時也回來, 加減看一下, 結束這非日常的一天。

Tiada ulasan: